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 网民看日照
我要投稿

找“活”干

来源:齐心鲁力 发布时间:2023-05-15 09:31:01
图片

气温窜至30°,毕业季也要来了。

有人说毕业即失业”,乍听有点偏颇,却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问题。

根据有关资料,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,同比增加82万人。

小镇做题家,千禧年之后,宇宙尽头是考编等时代新词,构建着一代年轻人混乱又特别的出场方式。

“不确定性”中寻找“确定性”,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。

是考研还是找工作?找个什么工作?回到家乡还是留在就读的城市?择业过程充满了未知,也存在着一些挑战。

帮助青年,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拨开云雾,减少不确定性,需要全社会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。

思路活了,也许会柳暗花明。

政策“活

赶上好时代,找个好工作,过上好日子。

促就业、稳就业,开拓岗位是“源头”

第一季度,山东省实施了新就业增长点培育、重点产业就业支撑等八项行动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“九+”计划。同时通过机关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,加大基层社区岗位开发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,新创设岗位50.3万个、安置上岗5.06万人

人岗如何能快速匹配?线上海投简历方便快捷,线下招聘会则可以互相面试、甚至直奔主题聊聊薪资几何、假期几天。

第一季度,山东省实施开展高校毕业生“启航扬帆计划”、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,组织各类招聘会4107场,提供岗位230.7万人次。

想创业怎么办?扶上马!山东实施“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”,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全力支持,在创业补贴、担保贷款、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倾斜第一季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.8万笔、46.3亿元,同比增长52%,全国第一。

图片

企业“活

工作谁都喜欢,但是就那么多。而且一些知名企业人员基本饱和发展空间相对较少

到中小微企业或许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

从这个意义上讲,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企业,企业发展后劲足了,用工需求自然增加。效益可观了,企业做大做强了,管理也就更加科学规范,从业人员发展空间也就更广阔了。

助力小微企业发展,山东“用户思维”下好为企业纾困的“及时雨”,在全国率先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,发放贷款34.5亿元。加大助企纾困力度,降低失业、工伤保险费60.1亿元,帮助企业稳定岗位。

近日,山东发布《山东省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工作措施》,浓缩为16条,提出将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,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最高3000万元,给予不超过4%的优惠贷款利率。

同时,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度,今年将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万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、瞪羚企业400家、独角兽企业3家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00家以上。

图片

观念“活”

有人说,找工作就跟找对象一样:我看上的人家看不上我,看上我的我又看不上。主要还是求职者心理预期与可供选择岗位之间存在“供需不匹配”

减少择业的不确定性,需要转变就业观念,摘掉“颜值滤镜”,树立多元择业观有人一门心思备考“铁饭碗”,有人“从底层做起”,有人毕业后参与西部志愿服务项目,有人投身“双创”的时代浪潮,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,每一场青春都应该闪亮。

当然,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,离不开社会各界的“阳光雨露”。

1月10日,山东省人社厅发布2023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安排。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校园延伸,并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“一人一策”,多渠道帮扶。

3月7日,山东省人社厅和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《山东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实施方案》。围绕自主创业、精准求职、面试礼仪等问题,制作播发“职面未来”就业指导公益课,开展线上指导。

一些高校在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,提倡校企“双向参与”“双向互动”,在“简历”中帮毕业生挖掘个人闪光点,打动HR的心,也不失为贴心的举措。

图片

城市“活”

青年的成长过程充满可能,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在不断发展。他们希望通勤可以更加高效便捷,也希望能够在休闲时间好好地放松自我。

要吸引并留下更多青年才俊,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

山东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,激活潜能、百花齐放、竞相发展,吸引青年争当“城市发展合伙人”

让青年与城市在宽松、活跃的氛围里共同成长。济南市策划实施“泉城·青听”等系列品牌,出台“人才新政30条”“高校40条”

淄博市接住“淄博烧烤”网络流量,定制公交专线、发布烧烤地图、减免景区门票等举措,让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。

日照启动“青力量 新先锋”新业态新就业青年先锋选树活动,通过调整公交路线,举办文体活动等举措,让“青和力”指数不断提高,“近悦远来”环境不断优化。

青年因城市而聚,城市因青年而兴。作为年轻人也要树立城市发展的主人翁意识,参与到引领城市文明风尚、立足岗位建功立业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、助推生活品质提升的事业中,比如从加入“志愿山东”做起,来一场城市与青年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图片

千难万难,只要重视就不难。大路小路,只有行动才有出路。

相信随着各方共同努力,高校毕业生们找准定位、明确方向,立足现实、脚踏实地,一定能把握时代机遇、发现职业理想,在实践中成长成熟,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。


编辑:孙翔宇
审核:夏宗伟
统筹:刘佳秀